DJI Transmission Unboxing and Review

DJI 傳輸開箱及評測

大疆創新發表了RS 3和RS 3 PRO,同時也正式推出了DJI Transmission無線圖傳。 期待已久的超長距離圖傳終於來了!

 在此購買DJI Transmissionhttps://rcdrone.top/products/dji-transmission

 購買更多視訊傳輸:https://rcdrone.top/collections/video-transmission-system

結構外觀

 

2016年,當大疆發布Mavic Pro無人機時,OcuSync圖傳可以實現7公里的地空距離。 當時,許多影視從業人員都在期待大疆創新強大的圖傳系統在影視拍攝中的應用。 此後,OcuSync圖傳在無人機產品中不斷更新。 直到去年,OcuSync O3 Pro才正式應用於大疆如影4D電影攝影機。 自此,大疆無線圖傳正式進軍影視拍攝領域

如影4D圖傳系統

 

DJI Transmission 配有發射器、接收器和兩顆電池。 與其他圖傳產品不同的是,該產品使用WB37智慧電池,並且還可以透過適配器相容NP-F系列電池。 此外,它還配有電纜和工具扳手,因此您可以立即使用它。

 

發送端

發射器呈方形,正面有垂直凸起的線條。 這個小細節設計有兩個明顯的作用:

①增強散熱效果 :與整塊金屬面板相比,金屬條可以更好地引導空氣,實現散熱;

②取放更方便、更安全 :這樣的設計可以增加摩擦力,從而達到防滑的效果;畢竟,即使內部結構再完美,圖傳的天線也無法承受撞擊的風險。

 

正面還有一個銘牌,雷射雕刻著品牌標誌和產品的功能,很有大疆風格。 同時,該區域也方便標記。 在片場,一套無線圖傳顯然是不夠的。 無論是作為備份還是進行多機位拍攝,多組影像傳輸的管理都非常重要。 使用顏色標籤貼到該區域,您可以快速選擇和使用它們

 

發射器的左側比較簡單,有三個操作按鈕。 天線下方是電源按鈕,需短按啟動,長按關閉,因此不有誤操作風險;電源按鈕下方是一塊液晶屏,用於顯示參數訊息,非常直觀

 

底部是帶有 DJI 標誌的旋鈕和 BACK 按鈕。 這兩個按鈕可用於對發射機進行所有設定和操作。 同時,旋鈕外側還有兩片防護金屬片,防止旋鈕因斷裂或碰撞而脫位

 

發射器的另一側接口齊全,包括兩個BNC SDI接口,一進一出,還有一個全尺寸HDMI輸入接口,可以使用為沒有SDI 的機器輸入視訊訊號。

 

HDMI連接埠旁的Type-C連接埠可以用來更新韌體,這也為以後的使用留下了許多可能性。 底部是LEMO電源口,供電方式非常多樣化。 除了獨立的電池夾之外,還可以使用V口電池的D-TAP輸出和穩定器的Type-C口輸出來實現供電。

 

發射器佈滿散熱孔,造型與配色充滿科技感

 

發射機一側有電池掛板,另一側可安裝冷靴掛板。 可直接安裝在RS3 PRO快裝板底部,也可用於其他相機或攝影機的冷靴接口,大大增強了實用性。

 

接收端

看完發射器的外形,我們再來看看接收器的外觀。 此無線圖傳的接收端採用接收與監控一體化設計。 與傳統的純接收設備不同,一體化的接收監控端使用起來更加方便,就像Ronin 4D使用發射器作為內建模組一樣。 產品整合度越高,使用越穩定越快。

 

接收器正面被一塊7英寸1500尼特的高亮度螢幕佔據,螢幕的佈局也非常合理,我們將在監控部分。

 

接收端也比較小,高度與一罐可樂差不多。

 

接收端背面有電池倉和擴充接口,但需要拆下底部保護蓋才能擴充使用直流供電、SDI輸入輸出等功能;兩側都有散熱鱗片,與發射端的結構相同,可增加散熱面積,增加摩擦力,達到防滑效果

 

高達1500尼特的亮度自然會帶來更高的熱量。 機身上所有未使用的區域還配備了散熱孔,以將熱量保持在盡可能低的水平,以免對螢幕顯示產生負面影響。

 

螢幕左側有電源按鈕和指示燈,可以清楚看到其是否處於工作狀態。 同時,接收端外側還有兔籠對其進行保護,極大程度地防止了電源按鈕的誤觸。

 

機身右側的介面比較豐富。 從上到下分別是3個。5mm監控介面、TF卡槽、HDMI輸出介面、Type-C介面。 對於小團隊來說,這些介面可以用於大多數模型和場景;如果還不夠的話,背面的擴充介面還可以滿足更專業的需求。

 

背面可更換擴充介面

 

分別為直流電源、HDMI和SDI輸出

 

 

 

效能測試

 

發射機性能參數

 

接收機效能參數

 

從參數來看,這款圖傳的傳輸效能非常強大。 除了工作頻率和傳輸功率的多樣性外,它還相容於多種輸入和輸出格式。 即使連接到較舊的設備,也無需透過適配器轉換格式。

 

001 距離測試

大疆無人機圖傳的距離我們都看過。 這主要是地對空傳輸。 在此過程中,障礙物和訊號幹擾遠小於地對地干擾。 大疆圖傳號稱在FCC條件下能夠實現6公里的超遠距離,但實現這個條件的前提是無幹擾、無遮蔽。

 

我們所在的山城重慶沒有這麼平坦開闊的空間,所以我們盡可能選擇更長的距離來測試;在此之前,我們測試的設備距離不超過1公里,這確實增加了我們測試的難度。

應用於無人機的OcuSync圖傳模組

 

最後我們選擇了沿河2公里左右的筆直區域,有一定的坡度和曲率,來測試圖傳在這樣的環境下能傳輸多遠。 在傳輸之前,我們將影像傳輸器設定在高度1。8米並更換了高增益天線,使傳輸性能更加穩定。

高增益天線

 

從下面的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在2的可見光範圍內影像傳輸非常穩定。1公里。 下陡坡時,訊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擾。 同時前段基地台和訊號較為複雜,影像出現中斷。 雖然這與6公里資料相差較大,但由於環境因素,無法進行無幹擾、無障礙的6公里極限測試。

 

事實上,在影像傳輸的應用中,超出視距的應用場景還是很少的 。 我們認為2公里穩定傳輸,即使有乾擾也不會影響畫面,可以應付大部分使用場景。 事實上,人們並不知道這樣的距離。 這是一個例子。 北京鳥巢體育場在傳統概念上應該是個比較大的建築,但實際上它的建築面積只有長333公尺、寬296公尺。

選擇好天線,圖傳走得更遠

 

002 延遲測試

在進行延遲測試之前,需要先了解一點知識,即圖傳零延遲實際上只存在於實驗室中。 實際使用中,HDMI線的延遲、視訊輸入輸出的編解碼延遲都會加入到整體延遲測試中,這意味著實際上不存在所謂的零延遲影像傳輸,只有盡可能端對端低延遲的概念。 正常使用時,只要延遲小於120ms,人眼幾乎感覺不到,這樣的延遲不會影響跟焦器的對焦控制和攝影師拍攝畫面的升降。

 

延遲測試

 

這種圖傳在時延測試上有一定的優點。 與傳統接收器不同的是,它集接收和監控於一體,減少了影像傳輸到監視器的延遲,因此感知到的延遲也很微妙。

延遲測試單幀截圖

 

從單一畫面截圖我們可以看到本次圖傳的延遲非常小,約100ms。 事實上,我們在使用過程中很難察覺到它的延遲,所以這樣的產品無論是用於追焦還是拍攝都不會影響操作。

 

003 耐久性測試

使用圖傳時,您無需擔心電池壽命,因為您通常會更換電池來實現連續操作,但電池壽命的長短可以決定更換的頻率。 在充滿電的前提下,發射器和接收器同時處於工作狀態,續航時間可達3小時左右。 接收器會顯示電池電量過低,約15分鐘後,裝置將完全關閉。

 

除了內建電池外,直流電源也可以延長電池壽命。 不過搭配RS3 PRO使用後,我們發現其11W的功耗還是比較高的。 穩定器充飽電後,工作半小時後剩下60%的電量,一個小時後需要充電。 實際使用中,使用穩定器拍攝只能用於拍攝部分鏡頭,並不能長期使用。

 

概述

 

大疆圖傳不只是圖傳。 事實上,它是Ronin生態系的核心,扮演著承上啟下的角色。 在影像傳輸方面,可以穩定地將影像從攝影機傳輸到導演監視器;在操控方面,專業的體感控制器和主控輪可以帶來高效可靠的操控體驗

 

我們也期待大疆未來在圖傳系統上加入更多的連動,例如匹配無人機上的圖傳,地地、地對空的完全連接。

 

優點:

1。 傳輸距離遠、穩定性高

2。 接收端螢幕表現優異

3。 與如影生態完美合作

 

缺點:

1。 使用穩定器為設備供電時,功耗明顯,需要外接電源方案。

返回博客